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日媒称,围绕可转为军用的通用品对华出口问题,在心存担忧的日方坚持下,日法在1月9日举行的外长及防长磋商上一致同意建立相关对话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和日本强调“出口事关东亚安全”相对,法国坚持“无需出口监管”的立场,双方仍存分歧。
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0日报道,该问题在法国军工企业2013年春季和中国签署出售直升机着舰装置后浮出水面。对此,日方多次向法方表示担忧,理由是“中国舰船在钓鱼岛海域反复‘侵犯’日本‘领海’,这将加强中国舰船的实力”。
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磋商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直升机着舰装置并非欧盟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的对象,“是不带来任何危害的民用装备”。
报道称,日法双方在磋商中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对通用品出口实施管理,岸田文雄表示:“通过委员会,日方将可以要求法方提供出口相关信息。”但法国外交部指出,委员会只是“一个用于彼此说明出口手续的平台,而不是用来讨论是否应该出口的平台”。
报道指出,由于经济低迷,监管对华出口在法国国内引起反弹,有法国媒体称“出口民用装备并不违法”。
日本《朝日新闻》1月10日报道称,日法防务合作中,让日方获利的是共享装备品出口贸易等信息的“出口管理机制委员会”。“出口管理机制委员会”意在为严格管理联合研发装备创造环境,不过同时还有助于劝阻法方将可转为军用的通用品出口至中国。
报道称,中国公务船反复“侵犯”钓鱼岛“领海”,日本政府多次对法国企业出口的直升机着舰装置被安装在中国公务船上表示担忧。成立“出口管理机制委员会”反映了日方的这种意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