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1日通过了允许武器出口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
据日本《东京新闻》4月2日报道,这是日本47年来首次对原则上禁止武器及相关技术出口海外的“武器出口三原则”进行全面修改,将会扩大武器出口,从根本上转变政策,从而令宪法的和平主义理念大大变质。在日本制造或使用日本技术制造的武器弹药有可能会在海外被用于杀伤和破坏活动,从而助长冲突。
报道称,安倍2006年第一次执政时,就意识到了将来要修改宪法。在约一年的任期中,他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制定了国民投票法等,实行了一系列强化安保体制的政策。
时隔5年重掌政权后,安倍成立了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旨在实现与美国等国密切交换机密情报,并且制定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对泄密者予以严惩。在解禁武器出口方面,安倍政权又朝着强化安保体制方向迈进一步,下一个目标已经转向了解禁集体自卫权。
日本《东京新闻》4月2日刊文称,日本政府一直坚持“武器出口三原则”,基本上禁止出口武器和相关技术。政府曾多次以“特批”方式为对美提供武器技术等放行,但谨慎出口武器这一国策和“无核三原则”一样,构成战后日本国家形态——和平国家——的根本。
从根本上颠覆这一点的,正是成为日后武器出口管理政策新指针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
安倍政府指出,新原则是对不合时宜的旧原则进行了整理,“基本理念并未变化”。但实则存在漏洞。
首先是冲突当事国的定义。旧原则规定禁止向“冲突当事国和有面临冲突风险的国家”出口武器,而新原则仅将冲突当事国限定为被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列为和平恢复措施对象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符合这种定义的国家。事实上,即便实际上爆发军事冲突,假如联合国不采取恢复和平措施,日本就可以向冲突当事国出口武器。
新原则声称将严格审查,但出口武器会不会偏袒一方,助长国际冲突呢?需要建立刹车机制。
另外,还面临透明性问题。关于武器出口的许可状况,安倍政府称将制作、发布年度报告,以保证信息公开,但发布报告的方式可能使外界难以知晓详情。
文章称,新原则的目的之一是扩大武器出口。据悉,日本政府还考虑将政府开发援助用于军事层面。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能玷污日本“和平国家”的身份,被冠以“军火商”等不光彩的称号。
据韩国《东亚日报》网站4月2日报道,日本安倍晋三内阁1日废除了“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的防卫产业将会史无前例地复兴,而东亚各国之间的军事紧张程度也将提高。
对此有评价说:“这如同集体自卫权的实施一样,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转折点,日本正在走向可以最终拥有军队、进行战争的‘普通国家’。”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