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6月23日刊登题为《亚洲两栖作战能力的再度觉醒》一文。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尤安·格雷厄姆。
文章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最近在半岛马来西亚沿岸地区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登陆演习,这是“战备与训练合作”双边联合军事演习的内容之一。在该地区各国努力加强军事实力且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这也是该地区发展两栖作战能力的苗头。
西太平洋沿岸地区以群岛和半岛为主。日本、印尼和菲律宾总共拥有3万个岛屿,跨越多个战略重点区域。两栖作战能力在这种海洋环境下意味的不仅仅是作战形式:要把它作为战略需要和促成防务合作的关键因素来理解。
不管行动的目标是力量投放、领土防御、维稳行动、人道主义援助还是保障国内安全,两栖作战部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盟友和伙伴最近纷纷出现重振两栖作战能力的势头,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巧合,而不是统一筹划的战略。
日本和澳大利亚正迅速朝着建立一支以陆军为基础的两栖作战部队的方向迈进,这样的部队会让它们具备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队那样的独立移动能力。
澳大利亚的两栖作战力量将以两艘新的2.75万吨级的“堪培拉”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为基础,第一艘将于今年交付使用,能够搭载1000名军人、110辆战车和多架直升机。
资料图片: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布两栖作战飞机US-2的照片。
日本的两栖作战能力更为先进,但它在集体自卫权方面受到宪法的制约。不过,这样的限制正在放松,日本海上自卫队2013年底表明,它能够以直升机驱逐舰为基础,向菲律宾独立部署一支小型的两栖舰队。日本计划采购的V-22“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会进一步加强这支舰队的实力。
韩国早就拥有海军陆战队力量,而且规模是该地区最大的,有2.7万名军人。韩国海军陆战队侧重于抵御朝鲜进攻,不过在采购了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及航空装备后,韩国海军陆战队的机动性会得到很大提高。
两栖作战能力会让军力大增,因为它要求联合行动。发展两栖作战能力的潮流有助于打破各军种之间的对立,并重新引导国防资源。马来西亚正在联合部队司令部下面设立一支类似于海军陆战队的新力量。随着马来西亚试图防范中国的扩张主义,它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合作必将加强。
中国解放军一直稳步强化本国的两栖作战能力。从人数上讲,中国的海军陆战队规模很小,只有1.2万人,分为两个旅。中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提升装备等级,其中包括从乌克兰购买4艘气垫登陆舰。约为3万吨级的081型两栖攻击舰可能会从2018年开始服役。此外,中国军队还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后备力量。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结束了阿富汗行动后,将重点放在远征的“核心任务”上。美国太平洋海军陆战队的基地设在夏威夷,拥有8.6万名军人,设立这样一支力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目的是在其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带头扩大两栖作战活动范围。